“信用平臺與網站建設”分論壇

欄目:研究發(fā)布 發(fā)布時間:2018-07-02
分享到:
“信用平臺與網站建設”分論壇

——來源:信用中國

  國家信息中心公共技術服務部副主任 王江:全方位創(chuàng)新平臺建設思路

  平臺和網站是整個社會信用體系的基石,是信用建設服務社會的樞紐和窗口。面對新形勢,全國各級信用部門要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助力平臺網站建設,主要有以下五點意見:

  一是加強信用平臺和網站的一體化建設。各級平臺和網站在風格和內容上與國家平臺網站保持整體一致性,突出地方的亮點和特色,以國家平臺和信用網站為樞紐,構建名稱統(tǒng)一、標準統(tǒng)一及管理規(guī)范統(tǒng)一。

  二是加大信用信息的共享力度。國家共享平臺二期研究制訂了《公共信用信息標準體系框架》等6項標準。希望各級信用平臺逐步建立完善地方信用信息共享的工作規(guī)范,加大個人信息歸集力度,引入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參與行業(yè)信用建設和信用監(jiān)管,加強和國家平臺的信息共享。

  三是提升信用網站的影響力。全國各級信用網站要積極拓展宣傳主渠道,通過稿件和案例資源共享,多管齊下持續(xù)對網站進行宣傳;以黑紅名單糾正失信行為主體,通過主流網站的導航引流、熱點推薦,信用網站文章鏈接等,提升網站影響力。

  四是推進公共信用信息深度應用。完善大數據失信黑名單應用,建立異議投訴和信用修復機制,并將其納入聯合懲戒對象范疇。通過“全國城市信用狀況監(jiān)測平臺”充分發(fā)揮信用大數據的分析預警功能,為社會各界提供決策參考。

  五是嚴守信用信息系統(tǒng)安全紅線。今年起草完成了《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運行管理辦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希望地方各級信用平臺和網站全面加強安全管理,確保數據安全。

  河南信息中心副主任 于穎:創(chuàng)新信用大數據應用

  作為全國首批社會信用體系與大數據融合發(fā)展試點省,河南省針對信用體系建設當中的基礎性關鍵性問題,主要有五方面探索:一是探索信用信息歸集路徑;二是探索信用大數據創(chuàng)新應用的基礎建設;三是在八個重點領域里加強信用體系建設的先行先試;四是培育信用產業(yè);五是信用大數據如何發(fā)展體制機制的創(chuàng)新應用。

  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應用:

  一是一站式智能查詢,利用大數據搜索技術,將搜索技術從秒級提高到毫秒級。

  二是引用監(jiān)測預警地圖,基于大數據技術在互聯網上跑出所有主體的地理位置信息,將其信用信息疊加于地圖上,實時動態(tài)監(jiān)測整個河南區(qū)域內的信用及風險情況。

  三是基因圖譜,我們利用好圖譜和數據庫,將企業(yè)作為節(jié)點,關聯關系作為邊,將它們的信用信息疊加于關系網中,通過搜索算法,精準勾勒出一個企業(yè)的完整基因圖譜。

  四是大數據應用場景對投資擔保圈的分析。利用復雜網絡技術將具有擔保關系的主體劃分成單個擔保子網絡,對新型節(jié)點的核心節(jié)點進行重點關注,通過企業(yè)的資金流、財務報告以及招投標等情況實時發(fā)出預警。利用此類場景可以防范系統(tǒng)金融風險的發(fā)生。

  貴州省信息中心副主任 唐云:推進動信用與大數據深度融合

  貴州是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和大數據發(fā)展試點省,貴州省委省政府發(fā)出大數據大家干的號召,各地、各部門大數據的應用風起云涌。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的應用:

  一是建立區(qū)塊鏈技術的應用試點,利用智能合約去中心化的區(qū)塊鏈特點構建身份鏈,保證數據一致性、權威性和鏈上操作的可追溯。

  二是貴州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利用大數據技術對投標人、投標代理機構、評標專家和監(jiān)管部門在公共資源交易過程中的日常行為進行檢測和公示,對潛在的違法行為造成重大震懾,真正造就了公平、公正、公開的云上環(huán)境。

  三是開發(fā)部署聯合獎懲云平臺,聯合28部門對法院失信被執(zhí)行人實行聯合懲戒,截至目前完成比對40多萬次,1200多次失信被執(zhí)行人提出的行政事項和公共服務被拒絕。

  四是采用人臉識別技術,實現用戶實名認證。在第二自然語言處理上增強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解析系統(tǒng)的解析能力和系統(tǒng)的深度學習能力,提高語意解析的準確性。

  五是貴州省發(fā)改委、國稅局和貴陽銀行、建設銀行進行聯合,把信用云提供的公共信息和銀行的金融信息進行融合,準確地對申請人進行信用畫像,確定授信額度,使申請人線上申請即刻到帳。

  貴州信用云就是以云計算資源為支撐,把大數據、區(qū)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應用于信用上,實現對信用主體的精準信用畫像,是社會信用體系與大數據融合發(fā)展的貴州模式,真正實現人在干,云在算,授不授信數據說了算。

  “數字福州”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 曾偉東:“信用福州”助力城市建設

  福州以信用創(chuàng)新利用為重點推進整個城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做法:

  一是健全統(tǒng)一機制。目前福州市信用領導小組辦公室承擔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門戶網站建設任務及數據歸集和應用工作。在方案制度方面,在提升城市信用工作水平方面提出7項工作和43項基本任務,同時明確各單位的責任。在行政法律過程中把公共信用信息應用做一個重要依據,制定38項制度。同時在重點領域推出了18個聯合獎懲措施,推動聯合獎懲機制有效落地。

  二是通過打造平臺為城市信用提供服務。目前福州市公共信用平臺已經對接全市400多家成員單位,實現全覆蓋。面向公眾和自然人方面提供了930多萬次查詢和340多萬次查詢。在平臺的建設運用方面,重點進行大數據分析和運用,同步開展對縣區(qū)信用情況的監(jiān)測。

  三是多措并舉開創(chuàng)聯合獎懲新格局。首先出臺21個領域聯合獎懲制度,建立聯合獎懲發(fā)起機制,實施跨地區(qū)、跨部門、跨領域的聯動,把聯合獎懲工作納入全市的績效考核中。

  四是加強“茉莉分”的運用,提升城市惠民服務水平。福州市從6個緯度設計6個一級指標,18個二級指標,180個三級指標,從個人的信用能力、公共信用,司法信用、職業(yè)信用等6個緯度進行個人信用綜合評價,目前茉莉分應用覆蓋全市640多萬本地戶籍人口。同時在國內首先提出政府在公共服務、政務服務領域的電子支付的二維碼規(guī)范,在基礎數據采集方面實現一碼通行,同時以信用分為支撐促進一碼通行。

  沈陽市信用辦主任 劉耀國:夯實信用監(jiān)管技術支撐

  沈陽市平臺網站建設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起步探索,建立數據匯聚的基本框架。2003年沈陽建立企業(yè)基礎信息交換系統(tǒng),實現沈陽市工商、國稅、地稅等四個部門企業(yè)技術信息的共享和交換,形成信用數據匯集的基本框架。第二個階段是加速推進完善金融設計和平臺建設。2010年,開發(fā)建設了沈陽市信用數據中心一期工程,通過黨政信息內網上聯合了遼寧省信用中心等37家單位。2017年,該項目獲評國家信息中心的優(yōu)秀研究成果。第三個階段是全面發(fā)展信息深度加工和綜合應用。隨著沈陽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不斷開展,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及綜合應用服務要求提高,2017年沈陽建設全新的公用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信用中國”網站遼寧沈陽分站。

  沈陽機制化實施聯合獎懲,助力事中事后監(jiān)管。目前沈陽正在推動聯合獎懲制度機制上的創(chuàng)新,基于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臺與各成員單位建立常態(tài)化的發(fā)起、享用、反饋機制,通過紅黑名單獎懲措施分解,獎懲信息的推送,行政管理部門的應用,最后形成案例,強化聯合獎懲備忘錄的落地和落實。隨著聯合獎懲工作的不斷實施,守信者一路暢通,失信者寸步難行的信用獎懲氛圍在沈陽正逐步形成。

  同時,我們在重點領域實施信用預警,助力信用建設創(chuàng)新和應用。沈陽市依托公共信用信息的共享平臺,推出了信用雷達預警,將重點關注的對象名單、紅名單企業(yè)、誠信示范企業(yè)以及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納入到信用雷達的檢測對象范圍內,通過大數據技術對歸集的信用信息開展分析和深入挖掘。重點強化事前信用預警,為政府事中、事后監(jiān)管提供依據。企業(yè)一旦有不良信息,我們會通過相關部門,對其進行監(jiān)管,采取對其加強監(jiān)督、檢查或者取消相應資格等方式來加強對信用主體和重點關注對象的監(jiān)測。

  青島市電政信息辦信息資源和公共信用信息處處長 臧建林:集約化模式下的公共信用信息歸集和利用

  首先,集約化就是集中統(tǒng)一建設電子政務基礎設施,通過網絡廣泛為用戶提供共享服務,提高基礎設施的規(guī)?;招?。推行集約化模式關鍵在于尋找不同系統(tǒng)的共性部分,統(tǒng)籌建設共同使用,通過集約化建設,我們建成了一大批黨政機關共享共用的軟硬件基礎設施,包括從市一直延伸到社區(qū)的統(tǒng)一電子政務網絡、核心系統(tǒng)完全自主可控的兩地四中心的政務云,以及基礎的辦公系統(tǒng)、網上辦事服務系統(tǒng)、網上審批系統(tǒng)、全市集中統(tǒng)一的行政處罰公示系統(tǒng)。這些系統(tǒng)都為公共信用信息平臺的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公共信用信息歸集利用過程中,我們從三個方面進行公共信用信息的歸集。第一,以數據清單為統(tǒng)領,統(tǒng)籌公共信用信息歸集。圍繞三大公共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建設,青島市組織各部門編制形成了包含6159項信用信息的數據清單,按照數據清單歸集信息。目前已歸集60個部門、1.26億條信用信息,通過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管理系統(tǒng)的接口調用,可以再進一步匯集、調用各部門的信用信息數據達30億條。

  第二,以共性應用數據為基礎,支撐公共信用信息歸集。在應用建設過程中,青島市整合公安、民政等14個部門53類人口信息,形成覆蓋近800萬人口的人口基礎屬性數據庫。整合工商、稅務等12個部門的法人屬性信息,匯集了全市46萬家企業(yè)、事業(yè)、民辦非企業(yè)和社會團體的法人基礎數據。

  第三,以信用資源交換共享管理系統(tǒng)為核心保證公共信用信息的歸集。青島市對信息資源交換共享平臺進行升級改造,實現各部門信息資源的申請、審批、交換、共享、使用的全程管理。公共信用信息平臺作為一個獨立的應用系統(tǒng),通過政務信息資源交換共享管理系統(tǒng),實現信用信息的日常交換和共享,不再與各部門的業(yè)務系統(tǒng)產生直接關聯,以信息資源交換共享管理系統(tǒng)為核心,信用信息的共享模式從傳統(tǒng)的網狀結構變成新型結構,簡化了系統(tǒng)的開發(fā)、管理、維護的復雜程度。

  廣東省惠州市發(fā)改局副局長 黃俊堂:建立“互聯網+信用”的中介超市

  建立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市場化的監(jiān)管機制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要戰(zhàn)略部署,而中介機構一直是市場監(jiān)管中的痛點、難點問題,2014年以來,惠州市運用“互聯網+信用”手段巧妙地解決這個問題,實現了“1+1>2”的效果。首先,何為中介超市?形象地理解就是像超市一樣運維、管理中介機構的場所,實現中介機構的供給方、需求方各取所需。

  惠州市根據中介機構特點,選擇信用管理的方法進行突破。第一,構建中介服務管理體系,完善失信清單。我們出臺了《惠州市中介超市管理暫行辦法》,率先界定中介服務、中介機構的定義,明確采購單位、行業(yè)主管部門、審批部門信用聯動職責,并將中介機構信用與交易掛鉤,在此基礎上結合業(yè)務實際,整理出13項失信清單及懲戒制度,彌補行業(yè)監(jiān)管空白,實現中介超市的作用。

  第二,建設市縣一體的網上中介超市,放大中介機構失信成本。凡是取得法定資質中介機構均可入住,有不良信用記錄的中介服務機構,全市一律受限,建設市縣一體的網上中介超市,為中介機構提供網上入住、網上交易、網上競價、網上中標、網上評價等服務,確保中介超市管理體系有效運作。

  第三,多方聯動,創(chuàng)新“互聯網+信用”監(jiān)管方式。嚴把信用的基礎關,全面推行中介機構從業(yè)人員網上實名認證。嚴把信用準入關,以信用報告為依據,并使用信用報告一票否決。嚴把信用承諾關,全面實行相互報名的信用合同承諾制,為后續(xù)信用追責創(chuàng)造條件。嚴把信用的履行關,采購單位、行業(yè)主管部門、審批部門、中介超市、管理部門多方聯動,在項目服務過程中,對照失信清單及時對中介機構進行懲戒。嚴把信用評議關,對每一個項目的服務資料、服務時限、服務態(tài)度、服務收費開展事后評議,并進行量化考核,提出獎、限、停、退的獎懲制度。嚴把信用聯動關,中介超市和行業(yè)主管部門日常監(jiān)管工作同步聯動,信用信息同步共享給各個部門予以嚴懲。

  【圓桌對話】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綜合規(guī)劃處處長 汪育明:重點推進五方面一體化建設 讓人民擁有守信獲得感

  要實現一體化需要法律法規(guī)保障,需要統(tǒng)一的信用目錄、統(tǒng)一強制推行的標準體系以及順暢的體制機制和合理科學的頂層設計。按照目前的情況,應重點推進五方面一體化建設:

  一是核心信息一體化。包括主體基礎信息,聯合獎懲的紅黑名單信息,雙公示的信息等。二是圍繞核心信息開展核心數據的產品以及服務的統(tǒng)一。包括信用報告、以及修復工作的一體化。三是網站的核心功能,比如信息公示,承諾等功能一體化及網站重要宣傳活動,內部發(fā)布同步等。四是一體化內所有節(jié)點安全的防護等級保護以及關鍵的措施統(tǒng)一。五是公共信用信息平臺規(guī)則及標準一體化。我們前期和地方編制的標準在國家發(fā)改委財金司的指導下于去年底大概試行,下一步準備以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的名義,向信用信息標準信息化委員會申請成立公共信用信息領域的技術標準分委員會,這樣能夠共同開展標準的編制、研究、發(fā)布,同時開展培訓和推廣工作。公共信用信息中心會把信息一體化當作一項重要的內容不斷向前推進。

  在異議修復方面,需要建立三個重要內容:第一是異議修復的規(guī)則。第二是異議修復協同工作的機制以及規(guī)范。第三是異議修復管理系統(tǒng),用于各級異議修復工作中的分發(fā)、記錄、跟蹤。

  相信一體化可以實現信用工作有力地支撐起國家治理能力、治理體系現代化的目標,全面支撐聯合獎懲的落實,有效支撐以信用為核心的監(jiān)管機制構建,多緯度把信用融入與人民相關的社會服務中,讓人民感受到守信的獲得感。

  中宏網總裁 畢俊杰:允許一體化和差異化并存

  一體化最主要是數據的一體化,因為平臺和網站要有數據。一體化和差異化要并存,不能只有一體化沒有差異化。西部地區(qū)、東部地區(qū)、南部地區(qū),不論平臺還是網站一定要有各地的特點,同時也要有一些共性,這個共性就是一體化,同時差異化就是把各地的特點加在里面。

  在數據上面,我個人感覺數據一體化是勢在必行。在這個基礎上再有一些內容,比如福州“茉莉分”,這就是一個差異化。因此,在一體化的基礎上要根據當地的經濟發(fā)展情況來允許存在各地差異化。

  同時,異議修復是現在一體化中最迫切的環(huán)節(jié)。如果異議修復不一體化的話會造成很多不公平,特別對同一區(qū)域不同的企業(yè)造成差異化。所以我覺得異議修復有以下幾方面工作需要做:

  一是機制的一體化。二是標準的一體化。根據經濟發(fā)展不均衡的現狀,修復一體化也應該允許存在一些多樣化或是差異化的情況。三是上下配合。對二次失信或三次失信以后的修復難度加大的情況,首先要進行引導,然后分層次的進行一體化修復。如果實現平臺和網站的一體化,加之配以良好機制和完美應用,就可以實現我們的“信用中國”。

  江蘇省信息中心副主任兼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主任 張志飛:要引導老百姓理解和使用異議查詢功能

  一體化是大勢所趨。一體化過程中要逐漸建立運維體制,因為一體化保障難度較大,不是僅集中于一點,可能比較分散在各個省市。在特色化和差異化上,“信用中國”網站做得很好,把信用的差異做了查詢,非常符合社會大眾需求,但有一個問題是老百姓對信用的理解程度可能使得他們不會用這個手段去直接查詢。所以我們要創(chuàng)造更利于老百姓理解的生活化場景應用引導他們來認識和理解。

  關于異議處理,我的意見有三個階段,一是受理,二是核實,三是處理。受理階段建議全國一體化,并把提出的異議及時分化到相關地方。核實階段過程要統(tǒng)一,要提高時效。核實以后進行反饋,最后綜合起來沒有修改的話,需要把異議標志在處理階段去掉。整體來說用軟件歸類,通過制度規(guī)范支撐,使用一個軟件進行全國一點申請、統(tǒng)一核實處理,這樣效率可能會提高。通過一體化,我認為我們將來能夠實現信用信息隨時查,使“信用中國”加速到來。

  浙江省信用中心主任 王寧江:信用異議遵循“誰發(fā)布誰受理,誰產生誰處理”

  一體化建設,除了要有標準、基礎設施、數據、統(tǒng)一形象作支撐以外,還有一個容易忽略的一點就是“日志反饋”的一體化。比如北京平臺下行地方平臺有很多數據,但是我們不知道這些數據被誰使用,使用的場景及效果如何,缺乏一些數字化的記錄,所以這一點可能是下一階段打造一體化平臺需要提升的一個方面。

  關于多樣化的問題,主要是應用環(huán)節(jié),肯定會有多樣化的需求,因為信用核心解決的是風險問題,信用對每個主體來講是分散的系統(tǒng),每個人對風險的喜好判斷不一樣,我們的一體化平臺應該滿足每個主體對風險的喜好和評判,這應該是未來評價多樣化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關于異議修復,我非常認可大家剛才說的邊界界定。這里面修復必然是有行為得到改正才提出信息更正,這是我認為比較重要的邊界界定。

  關于信用異議,個人建議“誰發(fā)布誰受理,誰產生誰處理”。以這個原則最終保證一受一源。中間的內部流程,需建立一套類似公文流轉的政府內部系統(tǒng),再把信息處理掉,這是我對個人異議的觀點。

  關于修復,我認為法定義務不給修復,約定義務可修復。因為畢竟信用修復概念來自于美國、歐洲、韓國的西方國家,源頭是商業(yè)數據,運用的是約定業(yè)務,所以說是可行的。

  廣東省發(fā)改委信息中心副主任 馬占飛:聯動機制 共同助力信用修復

  數據一體化要達到的效果是,不管從哪個窗口查詢市場主體信用,得到的結果都要是一致的。現如今,國家層面也提出“最多跑一次”“一網通辦,一網通查”,我們數據一體化也是要解決這個問題。目前,網站布局存在點多面廣、人力不足等難點,建議集約化整合。

  同時,數據一體化還涉及到查詢結構的一體化,也就是公共技術服務的一體化。信用修復、異議處理要建立長效機制,對于異議受理,相關部門需要緊密聯系、上下聯動,同時需要建立一套聯動機制將相關程序加以固化,各個省、市要有明確的機構和人員來參與,大家共同操作、處理,才能夠滿足現實需求。

  遼寧省信用中心主任 于冰:規(guī)范制度助力信用修復具體操作

  全國的信用平臺網站一體化應體現出國家、省市乃至縣級的上下聯動關系。隨著一體化建設的推進,在數據平臺、信用查詢應用方面做了大量相關工作,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以發(fā)現全國社會信用體系的優(yōu)勢有兩方面,一是體系健全,是國家、省市、縣的上下體系。二是聯席會議的互動體系,可以將相關的投訴、建議直接傳遞到信息源單位,同時提供相應服務。在此過程中,應有法律、制度的支撐,從而發(fā)揮上下聯動的積極關系。

  針對多樣化,應用多樣化是重要一點,各個城市針對不同需求創(chuàng)新不同應用,同時在工作中簽署合作方案、合作協議,區(qū)域合作戰(zhàn)略等,實現信息共享,最終將達到多樣化、一體化的效果。在多樣化的進程當中也需要考慮不同地方、不同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程度。遼寧目前建設全省的政府資源平臺,以及政府資源云平臺,工作的重點是數據征集和應用數據搜集。

  對于信用修復異議處理的具體操作,個人有幾點建議,一是建議國家出臺一個管理辦法或操作指南,指導各個省市的工作。二是信用修復異議處理過程,關鍵節(jié)點要明確,包括受理、轉發(fā)、反饋。對于存在的二次修復和三次修復現象,遼寧省從2012年開始做失信舉報工作,對于二次修復,可以采取預警通知書的形式,明確告知主體已經經歷了二次或者三次修復,強調程度和內容與首次修復是完全不同的。三是建議國家層面建立公示和公布制度,不止是將信用修復結果進行公示,同時將各個地區(qū)的辦理情況,回饋情況也對公眾進行公示。

  對于一體化建設的未來,從建設者角度講,希望更加專注于信用服務和應用。從使用方講,希望個人信用分、企業(yè)信用分應用到社會的各個方方面面。

  上海市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部主任 金斌:規(guī)范性法律法規(guī)支撐信用修復

  一體化和差異化是一個辯證的過程。從平臺網站一體化的角度而言,有以下幾個層面,第一,機制層面,要建立一整套一體化標準,包括數據標準、安全標準等。第二,數據層面,只有各地方將歸集到的全量數據按照標準上報國家平臺后才能發(fā)揮數據的大效應。同時國家信息中心也應將相應的基礎數據共享給地方,支撐地方的特色信用應用。就差異化而言,各個地方應有各個地方不同的信用需求,信用場景也是不同的。

  對于異議處理方面,上海到目前為止,異議處理大概是1000件左右,涉及800多個自然人和200多個法人。從異議處理角度來講,異議的申請認定、處理流程、處理時效性要求等都可通過國家信息中心網站平臺一體化做相應的規(guī)避,也可以作為一些標準來規(guī)范。對于異議的標準,有可能存在異議處理后數據產生差異的個別問題,可以采取標注的方法,在信用報告上加以標注。

  對于信用修復方面,目前法律法規(guī)還不健全。應給信息主體一個途徑,到底采用什么方式來修復?可以通過做信用承諾或者主動履行義務、公益等在“信用中國”網站上縮短公示的時間,但若要改掉或者刪除信用信息是不行的,在信用報告里,還會顯示受過處罰。

  廈門市信用服務中心征信服務部主任 龔偉斌:建立“三級聯動”機制優(yōu)化異議處理

  關于平臺網站一體化,數據標準化至關重要。對于市級而言,重點工作就是數據歸集,數據歸集的目錄可以采用一體化建設,更方便更實際。在信用查詢方面,希望國家平臺把查詢服務開通服務接口給各個地方使用,地方平臺也可以看到查詢報告的情況。對于一體化建設的未來,國家層面可以形成大數據平臺,各地方作為一個服務窗口,不斷推進各地方的特色運用,也可與征信系統(tǒng)、公共系統(tǒng)大融合,方便大家獲得信用服務生活的體驗。

  在異議處理、信用修復方面,建議建立國家、省、市聯動機制。市級層面按照國家要求直接由數據源單位核實,國家層面、省級層面建立機制,從而建立三級聯動機制。建議通過技術手段實現意義投訴審核,處理完成后逐個數據上傳共享到各個省、市,通過技術手段盡快地實現數據處理完的自動更新。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異地數據的異議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