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出手” 助力慢性病精細防控疫情“大考”面前須善用大數據

欄目:大數據 發(fā)布時間:2020-03-03
分享到:
大數據“出手” 助力慢性病精細防控疫情“大考”面前須善用大數據

——來源: 光明日報


  當前,大數據技術已被用來鎖定感染源及密切接觸人群,及時發(fā)現潛在感染者,為疫情防控提供決策依據。一些大數據企業(yè)也先后開發(fā)了各種應用型App,例如,“確診患者交通工具同乘查詢系統(tǒng)”“疫情數據實時更新系統(tǒng)”“發(fā)熱門診分布地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自測評估系統(tǒng)”等,這些工具有利于公眾做好自身防護,阻斷疫情傳播。

  防控疫情,大數據還能做更多。比如,在對防控數據信息的摸排工作中,各省市、各單位采取了不同的信息報送制度和數據報送格式。能否開發(fā)一種簡易的統(tǒng)一數據報送平臺,不同層級授權管理,由排查對象自行填寫信息,工作人員和各級部門逐級審核提交,依法按需匯總使用?而在對疫情趨勢的研判上,可根據歷史和現有的人口流動、感染人群發(fā)生數據和行為軌跡數據,建立疫情傳播擴散模型,實時預判疫情受控概率,為相關決策提供參考。

  做好疫情的信息公開,也要用好大數據。當前一些部門和機構紛紛發(fā)布各種基于大數據的疫情研究報告,并利用大數據技術采集、整理相關疫情信息。這些報告和信息為相關部門和公眾提供了參考,但也魚龍混雜、真假難辨。對此,要提供更加及時、準確、有效的信息,及時公布,正本清源。

  在具體防控工作中,也要把大數據用足用好。比如,疫情防控物資調配方面,可加快開發(fā)和使用先進的數據管理平臺,高效處理善款往來、物資倉儲、調撥申請、發(fā)放登記等工作,做到實時動態(tài)網絡查詢,幫助決策者和公眾隨時掌握。

  事實證明,作為信息時代的數據大國,我們已經有了很好的基礎條件,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已經滲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未來的工作生活中,大到國家治理,小到衣食住行,善用大數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作者:王建紅,華北電力大學大數據與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主任、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